close

昨天一大篇打了打,就忘記這回事了,
基本上我家的關係有點複雜,

我爸小時候就給隔壁廟裡的阿嬤帶大的,
所以我爸一直叫他奶母<--台語,
不過知道這件事情也是我高中大學那一段時間了,

所以我就跟著叫阿嬤,然後私下則是用廟ㄟ阿嬤當作區別,
因此我小時候有好幾個姑姑,好幾個叔叔,三個阿嬤三個阿公,
我爸是個很孝順的人,他對廟ㄟ阿嬤很好,比廟ㄟ阿嬤自己家那邊的親生小孩還要好,
不過這算是比較級,因為她的親生小孩並沒對她好,
因此在許多的公眾場合上,許多我看過的大人們,總是跟我爸說:漢添最孝順了。

漢添是我爸的小名,後來才改名。

還有姑婆也是,總是打電話跟我爸訴苦,說她的女兒對她怎樣不好。

總之廟ㄟ阿嬤也愛屋及烏的,對我很好,好到一種程度,
我小時後的刻板印象也總覺得,廟ㄟ阿嬤比宜蘭阿嬤還要好,
甚至感受到親切,不過比不上台北阿嬤就是了,

說到這我才想到,宜蘭家的客廳擺著三幅人像,
兩個應該是阿祖,一個比較年輕,
後來才知道他最大的大兒子,以前我以為我爸是最大的,
前幾年很好笑的,我才發覺我還有一個大伯,
然後還有一個大姑姑,結果我爸就很莫名奇妙的排了第三,
活了20幾年,這幾年才突然發現這個事實,
好像有點諷刺,可惜對宜蘭這邊姓林的家族歷史,我好像根本就不清楚,

在台北這邊的就不一樣,
台北的阿公是入贅的,而我阿嬤是那種負責處理家裡大小事務的,
衍生而來的一些什麼生出來的孩子男生該姓誰的事情,
我是不知道當初有沒有爭執,
我媽姓張,二阿姨姓張,三阿姨姓翁還姓張忘了,四阿姨姓翁,五阿姨姓陳,大舅舅姓翁,小舅舅姓張,
小時候就跟台北阿嬤住在一起,她最疼的也是我,或許是這樣耳濡目染,對這種血緣關係,
我覺得不管是媽媽這邊還是爸爸那邊,都一樣,
但是我爸爸卻不這麼認為,
"不要那麼常去阿嬤那邊,你又不是姓張的。"
我覺得奇怪,為什麼總是要扯到姓什麼姓什麼,尤其我二姐過年包紅包的時候也一樣,
給宜蘭阿公阿嬤包了好像幾千的紅包忘了,她說也有包給台北的阿公阿嬤一樣的錢,
我爸就說,沒必要包給他們。

真的要分那麼清楚嗎?

只是要講個"註1"就喇賽起來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165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