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戲、一齣很有意思的戲。
這齣戲本身沒有故事。
果陀,被描述成一個,只要它的到來就什麼都可以解決的人,
大概的意思就是那種所謂的上帝吧!?
劇中兩位人物-Vladimir and Estragon就每天在同一個地方的樹下等著果陀。
他們兩位成天就是彼此爭吵和無意義的談話來殺時間,
既然爭吵又為什麼要在一起呢?
因為他們就是藉著彼此的爭論來證明他們都還活在這個世上。
中間出現了另兩個人物Lucky and Pizzo.
這兩個人關係更奇妙了,一個是主人,一個是奴隸,
奴隸還會隨時睡著...
這樣的劇情重複了兩幕,當然到最後果陀還是沒來。
他不是一齣描寫故事的劇,它是探討一種靜止生命的意義。
本劇的重心放在兩個地方,
一個是silence,靜止無聲。
Beckett想藉著短暫靜止的時間來讓觀眾思考劇中所要表達的意像。
也有人說是,因為劇本身就是一個人的人生,那些靜止無聲的時候,
就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的陳寂的內心。
其實意思也是要我們多聽聽心理的聲音,多思考生存的意義...
第二個重點在repetition。這是一齣什麼事都沒有發生的戲...
而且它有兩幕,演著一樣沒有發生的戲,我們可以藉著一再重複的劇,
一再加深自己的印象,也可以多思考出不同的意義,
然後最重要的當然是waiting。
本劇的重點其實是,人拒絕承認於宇宙為無法理解和毫無意義。
亞里斯多德主張-心可以看見事物的目的和結果,因此等於上帝。
Beckett否認這一點,證明人獨立的人類理性是不夠的。
由於人的理性並無法看見事物的目的和結果,才會使人蒙受痛苦...
等待果陀。其實果陀意指就是事物的目的和結果。
劇中人等不到果陀,現實生活中的人無法真正的了解事物的目的和結果,
最終的意像就只只有死亡得時候將人從時間和他那易腐的肉體釋放出來的時候,
才會真正的來到...
- Dec 01 Wed 2004 02:20
等待果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