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知識的連結:最新世界地圖讀法

感謝今天有那麼多時間可以打發,有環保法、有午休、有資源回收。

試著想想,你認為地圖是怎樣子?
或許大家都認為兩地的航線最短距離是直線,
在地圖看來如此,實則不是。
如果台北要飛往西雅圖,那麼應該是往上飛,可能要經過白令海峽才是最快的距離,
這本書帶給我許多我以前沒想過的事情,
也讓我多一點省思。

到底,地圖上面那些每個國家邊境的黑色線,代表著什麼?
那很重要嗎?
那些黑色線,對人與人之間產生了一種隔閡,也是一種無奈,
代表著衝突、交流,地圖給了我們什麼呢?
如果拋開了我們人類賦予的那些人造線,
我們可以在地圖上面發現什麼呢?

當初看這本書,或許很多人跟嘉茹想的一樣,
講地圖,好像很無趣,又或許你會想,地圖?哦得了吧!
又或是在書店眼睛就是會直接跳過這本,然後當回想剛剛有看到這本書時,
也當成是一個沒什麼意思的書。
不過這本書我覺得很有趣。
雖然這個作家是日本人,但是他不自大,
他也至少沒讓我覺得,他是在幫自己國家講話,即使這是無可厚非的。

他以自己國家為出發點,看看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事。
甚至也有著許多即使我們國家是這樣,但是是錯誤的想法,
應該要多想想這個地球,即使日本國家的失業率上升了0.01%,
但是更應該要想想如何幫助每天有將近幾萬的人死於飢餓,
我們應該做些什麼的想法,這比考慮什麼失業率好多了吧。
當然,我有時候會認為這樣極富有同情同理心的想法,偶爾就好,
畢竟那或許跟我們的所作所為有關係(別忘了所謂的蝴蝶效應),
但是卻沒辦法因為我們馬上改變自己,這世界上那些人就不會死於飢餓,
擁有大愛的精神,對我來說好像並沒辦法常常的擁有。

學環境的,雖然我未來應該不是這方面的料,
但是多少還是會因著總是學過,那應該也要有點關心,有點想法吧的這種念頭,
這本有一章提到臭氧層問題。南極洲上方有一大塊破洞,
不管如何,破的越來越大是不爭的事實,
因為南極洲擁有豐富的礦產、豐富的漁業,
所以許許多多的國家都想搶先在那裡取得可笑的領土權,
接著總總的因素,有些國家就會一起訂定一些協議,
什麼不要在那邊採礦產啦,不能有領土權爭議之類。
到此為止,所有自認為有能力有實力有什麼天殺的自以為是的理由,
尤其是京都議定書,美國的態度就是如此。
各國想要在這邊爭資源,有些國家不願面對這個事實時,
南極圈的臭氧層破洞不斷擴大的情形下,我真的覺得很,悲哀。

裡頭有一段是我覺得是很棒的。
他說,全世界的森林不斷的減少,未開發、開發中等這種所謂落後的國家,
森林的面積不斷的減少,這是因為這些國家要開發,
所以當然是要不斷的開墾,這沒辦法,
而那些先進的國家,日本、美國這類的,國境內的森林數量則不減反增,
這是因為國家進步了,知識提高,認為要多種植樹木,
這樣聽起來很對吧!
對一半,也就是說有錯誤,或者有陷阱在裡頭。
先進的國家保護自己國境內的森林,也認為在自己國家內砍伐是不划算的,
但是還是有需要啊,所以就無窮無盡的從那些森林很多的國家進口,
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在看這裡的時候,
發現了一些我沒發覺的事實。

這本書真的滿有趣的,一點都不枯燥,當然是對我而言。
他其實不是在講地圖,而是講地球。

從許多面,歷史的、經濟的、交通的、通信的,許許多多角度來看,
從不同角度來看的話,在我們每個人心中描繪出來的地圖模樣,
就又是不一樣的風貌,至少,這本書讓我發覺到一些我平常根本就不會想到的事情,
更甚至是從小就根深蒂固的繆誤。

最後提一個書中很有趣的東西,
以東京為圓心,畫兩千五百公里的同心圓,
那麼,台灣的呂宋海峽跟蒙古的東端,與東京的距離是一樣的。
如果畫大到三千公里,
那鄂霍次克海深處的馬加丹、蒙古首都烏蘭巴托、香港、菲律賓的馬尼拉,
其實都與東京的距離是一樣的。

有想過嗎?看這本書我開始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165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